盘点6个应该掌握的Python内置函数!

发布时间:2025-05-19 00:53:11 作者:益华网络 来源:undefined 浏览量(1) 点赞(1)
摘要:Python作为一种灵活而强大的编程语言,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开始学习、使用它。今天给大家介绍6个常见的Python内置函数,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它,以下是详细的内容: 1、len()函数 len()命令是一种简单而不可或缺的机制,用于确定指定

  Python作为一种灵活而强大的编程语言,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开始学习、使用它。今天给大家介绍6个常见的Python内置函数,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它,以下是详细的内容:

  1、len()函数

  len()命令是一种简单而不可或缺的机制,用于确定指定可迭代对象(如列表、元组或字符串)的大小(即组件的计数)。

  示例:

  expression = "Python"

  size = len(expression)

  print(size)

  输出:

  6

  2、sum()函数

  sum()命令提供了可迭代对象中所有组件的总和。使用这个命令可以避免编写循环来计算列表或元组的总和。

  示例:

  digits = [1, 2, 3, 4, 5]

  aggregate = sum(digits)

  print(aggregate)

  输出:

  15

  3、使用map()函数

  map()命令对可迭代对象(例如,列表、元组)中的所有组件实施特定函数,并生成一个迭代器。当需要使用特定函数操作集合中的每个组件时,这个命令非常有用。

  示例:

  def square(y):

  return y * y

  digits = [1, 2, 3, 4, 5]

  squared_digits = map(square, digits)

  print(list(squared_digits))

  输出:

  [1, 4, 9, 16, 25]

  4、filter()

  filter() 命令根据预定条件从可迭代对象中分离组件。它接受两个参数:一个用于界定过滤条件的函数和用于过滤的可迭代对象。结果是一个包含满足条件的元素的迭代器。

  示例:

  def is_even(y):

  return y % 2 == 0

  digits = [1, 2, 3, 4, 5]

  even_digits = filter(is_even, digits)

  print(list(even_digits))

  输出:

  [2, 4]

  5、zip()

  zip()命令将两个或多个可迭代对象组合在一起,生成一个元组的迭代器,其中每个可迭代对象的首*元素被混合在一起,然后每个可迭代对象的后续元素被匹配在一起,依此类推。当您需要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合并时,这个命令特别有用。

  示例:

  identities = [Alice, Bob, Charlie]

  years = [25, 30, 35]

  merged_data = zip(identities, years)

  print(list(merged_data))

  输出:

  [(Alice, 25), (Bob, 30), (Charlie, 35)]

  6、sorted()

  sorted()命令从指定的可迭代对象生成一个新的排序列表。默认情况下,它按升序排列组件。通过使用可选的“key”和“reverse”参数,可以调整排序方式。

  示例:

  digits = [5, 2, 1, 4, 3]

  sorted_digits = sorted(digits)

  print(sorted_digits)

  输出:

  [1, 2, 3, 4, 5]

二维码

扫一扫,关注我们

声明:本文由【益华网络】编辑上传发布,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,并请附上出处【益华网络】及本页链接。如内容、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感兴趣吗?

欢迎联系我们,我们愿意为您解答任何有关网站疑难问题!

您身边的【网站建设专家】

搜索千万次不如咨询1次

主营项目:网站建设,手机网站,响应式网站,SEO优化,小程序开发,公众号系统,软件开发等

立即咨询 15368564009
在线客服
嘿,我来帮您!